序号 |
年度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1 |
2013 |
基于DNA条型码和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研究鉴定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 |
何顺志 |
2 |
2013 |
黔产淫羊藿药材道地性及其主导因子研究 |
王悦云 |
3 |
2014 |
贵州产切面红色土茯苓(Smilax glabr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干预作用的效应物质及机制研究 |
董立莎 |
4 |
2014 |
基于鲜药研究背景的苗药六月还阳及其制品的综合质量研究 |
杜 江 |
5 |
2014 |
基于"谱效"关联的戊己胃内漂浮释药系统制备工艺环节评价研究 |
刘 文 |
6 |
2014 |
基于双分子标记的甘草属药用亲缘关系研究 |
刘育辰 |
7 |
2014 |
苗药芪胶升白胶囊技术改造及再评价研究 |
张永萍 |
8 |
2015 |
苗药喔嘎良抗真菌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
刘亚华 |
9 |
2015 |
基于功效组分变异的地理分布规律研究苗药黑骨藤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刘育辰 |
10 |
2015 |
基于神经网络和物元分析的民族药小花清风藤综合鉴定智能模型研究 |
孙庆文 |
11 |
2016 |
遗传和环境对金钗石斛药材品质的影响研究 |
钟 可 |
12 |
2016 |
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超级条形码及其分类学研究 |
何顺志 |
13 |
2016 |
基于黔产蕨类植物石韦利尿通淋物质组份筛选的品质评价研究 |
杨武德 |
14 |
2016 |
基于PK-PD模型的葛根芩连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药效物质基础及制备工艺研究 |
刘 文 |
15 |
2016 |
黔产3种凤尾蕨属植物中抗HIV活性二萜的研究 |
邹 娟 |
16 |
2017 |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河谷植物区系空间分化机制-基于云南土沉香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王志威 |
17 |
2017 |
基于工程化噬菌体纳米材料的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研究 |
鞠志刚 |
18 |
2017 |
基于双敏感纳米递药系统的肿瘤靶向化疗与热疗联合治疗基础研究 |
汪祖华 |
19 |
2017 |
基于谱效关系、提取动力学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中药微波提取与传统提取的差异性 |
徐剑 |
20 |
2017 |
基于药物靶点的苗药榜佳腔皂苷元和三萜衍生物抗艾滋病活性研究 |
危英 |
21 |
2017 |
基于代谢组学的“汗渍法”炮制苗药了哥王减毒机制研究 |
冯果 |
22 |
2017 |
基于口腔病菌的两种民族药物质基础及其抑菌机制研究 |
张敬杰 |
23 |
2017 |
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追风伞对关节滑膜疾病的治疗潜能及相关机制 |
李煦照 |
24 |
2017 |
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肝脏SCD1与结肠5-HT的交互对话及痛泻要方干预机制 |
蒋志滨 |
25 |
2017 |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河谷植物区系空间分化机制-基于云南土沉香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王志威 |
26 |
2018 |
具有中医特色的付罐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的系统研究 |
张永萍 |
27 |
2018 |
利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策略分析骨碎补幼孢子体叶响应高浓度钙离子胁迫的分子机制 |
檀龙颜 |
28 |
2018 |
“苗族打药”马桑狗帮的抗炎药效物质及机制研究 |
何康 |
29 |
2018 |
民族药地稔抗妇科恶性肿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麻秀萍 |
30 |
2018 |
基于有效部位群-血清药物化学-质量标志物-有效对照提取物模式的苗药黑骨藤质量评价研究 |
刘刚 |
31 |
2018 |
基于“鼻通脑络"理论研究猪牙皂经鼻给药 "通关开窍"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
陈晓兰 |
32 |
2018 |
3种黔产鼠刺属民族药中抗肝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罗国勇 |
33 |
2018 |
基于“微生物群-化学成分-毒性”整体关联性的化风丹药母发酵减毒作用研究 |
曹国琼 |
34 |
2018 |
胃溃疡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评价---以左金“有效组分”为例 |
刘文 |
34 |
2018 |
基于TGF-β/Smad/CTGF信号通路研究羽扇豆酮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 |
王祥培 |
36 |
2018 |
基于TRPV1-CGRP/CGRP-R信号通路探讨芎麻汤药效部位治疗肝阳上亢兼血瘀型偏头痛机理研究 |
刘顶鼎 |